(原標題: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工信部力推云網強基行動。概念股業績猛增,北上資金加倉芯片龍頭)
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總量占全球60%以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10.1個。
促進云網融合
兩部委布局中小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關于促進云網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
《通知》提出,面向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含地級市、縣城和特大鎮)組織實施云網強基行動。到2025年,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及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建成覆蓋中小城市的云網基礎設施,實現“千城千兆”和“千城千池”建設目標,即千兆接入能力和云資源池覆蓋超過1000個中小城市。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寬帶普及率每提升10%可帶動GDP增長1.38%,帶寬每翻一倍可帶動GDP增長0.3%。千兆寬帶接入和5G都是基礎,兩者相互協作,支撐各行業創新業務繁榮。隨著運營商在光纖寬帶市場競爭的加劇,千兆寬帶將逐步成為主流,隨著千兆寬帶的加速接入,光纖、光模塊、路由器等設備需求將增加。
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萬人
擁有5G基站數達10.1個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2021年通信業統計公報》(簡稱《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42.5萬個,總量占全球60%以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10.1個。
《公報》指出,2021年通信業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5G、千兆光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和應用普及全面加速,移動互聯網流量持續快速增長,行業綜合價格下降,同時業務收入保持增長,為“十四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信息產業正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按照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標準,5G是關鍵核心技術之一。華西證券1月25日研報指出,在目前5G網絡由基礎建設轉向應用拓展的關鍵節點,在包括政策、產業和市場的合力推動下,5G 2B市場有望從產業孵化階段加速演進至產業復制階段,企業設備連接需求大幅提升,多個行業企業的數字化升級需求拉動5G建網改網需求,最終以點帶面加速產業大爆發。
5G概念股2021年凈利潤普遍預喜
北上資金加倉芯片龍頭
元旦節至今,科技題材走勢偏弱,5G概念股也不例外。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1月27日收盤,概念股平均下跌11.44%,跑輸同期上證指數。意華股份、衛士通、長盈精密、京泉華、富瀚微等股跌幅均超過20%。
經過長周期的調整,不少股票最新估值水平下移。截至1月27日收盤,11股滾動市盈率不到20倍,如工業富聯、海特高新、華數傳媒、環旭電子、大華股份等,5G通信的龍頭中興通訊滾動市盈率19.22倍。
從最新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多數5G概念股2021年凈利潤預喜。數據寶統計顯示,40股預計凈利潤增速30%以上。預增幅度最高的前五位依次是北京君正、麥捷科技、晶晨股份、泰晶科技、富滿微等。北京君正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8.08億元至9.84億元,同比增長10.04倍至12.45倍。公司表示,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和汽車終端市場需求旺盛的拉動,公司汽車電子、工業、醫療、通訊、消費等領域的銷售收入實現較好的同比增長。
從資金角度來看,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北上資金元旦節至今增持超億元的有12股,包括北方華創、聞泰科技、三環集團、紫光國微、北京君正、華工科技等。北方華創獲增持金額8.37億元排在首位,公司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9.4億元至12.08億元,同比增長75%至125%。在此期間,融資客加倉超億元的僅3股,分別是大華股份、吉視傳媒、湖北廣電。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